首页 工作交流 内容详情

“第三间教室”

——南京市鼓楼区教育系统家长学校公益讲堂案例介绍

发布时间:2020-12-22 12:45:03

“第三间教室”

——南京市鼓楼区教育系统家长学校公益讲堂案例介绍

 

南京市鼓楼区教育系统关工委

 

英国诗人乔治·赫伯特说“一个好母亲抵得上一百个教师”;苏联教育家马可连柯说“学校应当领导家庭”。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重要基石,也是家庭成员接受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前提条件,更是学校教育质量和社会教育质量的影响因素。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教育部《关于全国家长学校工作的指导意见》,根据市、区教育局的文件精神,提高家校合作的有效性,确保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和谐发展,鼓楼区教育局秉承着“要教育好学生,先教育好家长;要让孩子爱学习,家长首先要学习;要办好学校,先引领好社区”的大教育观念,创办了“第三间教室”——鼓楼区教育系统家长学校公益讲堂,每月一讲,努力打造家校协同教育,区域共同成长的新格局。

一、“第三间教室”的背景

家庭是孩子生命的摇篮,是人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即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长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即启蒙之师。家长的思想品位、劳动态度、兴趣爱好、文化程度、个性特征,时刻影响着子女,父母的一言一行常常是子女学习的榜样。

根据调查显示,目前大多数家长迫切需要家庭教育的指导和服务。17.93%的家长表示“经常会”因为孩子的家庭教育问题感到焦虑,66.91%的家长表示“有时候会”感到焦虑;77.69%的家长开展家庭教育“非常需要”或“需要”政府和社会提供指导服务和保障,家长最需要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形式是“学校定期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其次是“公益的家庭教育讲座”。(数据来源:江苏家庭教育现状调查与研究)由此可见,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视,对家庭教育指导有着迫切的需求。

鼓楼区早在1983年清凉山小学率先创办了家长学校,成为全国首批优秀家长学校。经过发动、试办、规范、提高四个阶段,全区中小学、幼儿园、社区办起了各级各类家长学校,江苏教育学院附中、赤壁路小学相继成为全国优秀家长学校,8所学校获“江苏省优秀家长学校”称号,1所获“江苏省示范家长学校”称号,24所被评为市优秀家长学校。我区被评为全国家长学校工作先进集体。为进一步提高家长学校办学水平,2005年成立了 “鼓楼区家长学校总校”。 30多年来,总校在促进家校联系,广开社会育人渠道,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的教育体系等方面,发挥了引领作用。

二、“第三间教室”的释义

孩子成长的第一间教室是家庭,父母的言传身教是孩子成长的最重要基因。第二间教室是学校,学校用课程、教学与活动的形式为孩子们打下了许多宝贵的底子。在鼓楼,我们又有了第三间教室。第三间教室有两个意义:一是专门为家长开设的教室,所有的成长都在学习之中,我们呼唤家长学习,父母爱学习,孩子也一定主动学习。二是将第一间和第二间教室打通起来,让孩子、教师、家长成为同一间教室的同学与伙伴。

教育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方的密切配合,共同努力。家长学校,不仅有利于协调家校关系,处理家校矛盾,更主要的是整合社会力量,形成教育氛围与教育合力。通过专家、经验丰富的老师或者成功家长的讲座向家长们传授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为家长们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持。

三、“第三间教室”的内容

1.开展形式多样的家校主题培训,提升家长家庭教育素养

“第三间教室--鼓楼区家长学校公益讲堂”邀请到郭文红、孙云晓、曾智、赵凯、殷飞、祁智、汪骏、傅宏、马向真、李亚娟等专家教授、一线名师为家长们开设了涵盖家庭指导、情感教育、心理健康等多个专题讲座。为鼓楼的家长们打开了家庭教育新世界,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搭建了沟通的桥梁。“第三间教室”引导家长更新家庭教育观念,实施科学的家教方法,实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同步,更加有利于孩子们健康的成长。

2.辐射区内学校的家校交流研究,推进家校共育的发展

“第三间教室”源于鼓楼德育工作“1+4”引领模式的一个具体项目,在“第三间教室”的工作思路引领下,各基层学校家长学校工作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局面。

芳草园小学启动“六年百场,阳光家长讲坛活动”。旨在通过小学六年时间,邀请家庭教育专家、经验丰富的教师、各行业中的家长精英,从儿童生理和心理的需求出发、从遵循儿童成长规律出发,针对儿童认知特点、习惯、阅读、学习等贴近实际,符合家长需求的话题,全方位提升家长的育儿能力和综合素养。

树人学校“百家课堂”,定期邀请家长参与到学校教育中,切身体验学校教育的同时,感受孩子成长,更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家长与子女、家长与学校的关系。

科睿小学的“集贤大讲堂”第二实验小学的“优秀家长榜样,社区共享双赢”、南大附中的“感恩教育”、树人附小的“父母学堂”、赤壁路小学的“亲子式心理游戏”、鼓楼实验中学孙汉州校长的教家长学坛等一批各具校本特色的家庭教育课程蓬勃发展。

3.引导学校的家校共育模式创新,促进建立开放式的教育模式

“第三间教室”不仅仅是家长学习的课堂,也是把家长、孩子以及老师联系起来共同学习的纽带。区内各基层学校在“第三间教室”的引领之下,积极创设活动空间,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学校、家长、学生的沟通活动,增进了相互了解,促进了三者的共同进步。

宁海分校改革了家长会模式。改变传统的老师一言堂做法,创造一些家长会新开法,比如新生家长会提前开,年级家长会分段开,全校家长会周末开。方式上也有一些变化。如交流式,就教育中的共性问题进行理性探索,做个案分析;讨论式,就一两个突出问题进行亲子、师生、教师与家长的对话;展示式,展览孩子的作业、作品、获奖证书或学生现场表演等,让家长在班级背景中了解自己的孩子;联谊式,教师、家长、学生相聚在一起,用表演等轻松的形式,共同营造和谐氛围,增进三方感情和了解。

再如十二中学初中部设立“亲子活动日”。学校在每年的“体育节”中组织一次亲子运动会,在每年的“英语文化节”组织一次家庭代表的才艺展演,让家长与学生共同体验学习与实践活动。

还有很多学校设立“教学开放日”,邀请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走进校园,走进课堂,深入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层面,激发家长参与学校活动的热情。有的学校还评选优秀家长和优秀家教征文,设立“家长信箱”“家长热线”“家长论坛”,全方位多渠道搭建家校互动的平台,真正将第一间和第二间教室打通,让孩子、教室、家长成为了“第三间教室”的同学与同伴。

四、“第三间教室”的创新意义

 “第三间教室”已初步形成以区域为点向全区辐射的良好局面。“第三间教室”系列活动进一步创新了鼓楼家长学校工作的新局面。

1.力争弥补 “家长教育资格”的缺失

社会常常把教育失败的根源推给学校,可是,作为“第一任教师”的家长的教育资质问题却没有被思考、质疑和怀疑过,而正是作为教育者的“家长教育资格”的缺失,才是造成不少家庭教育失败的根源。可见,家庭、社会、学校紧密相联,不是加法关系,而是乘法关系,也就是说,只要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教育的结果就可能是零。离开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孩子即使在学校里受到再好的教育,到了家庭也可能就“一笔勾销”,往往使学校的教育变得痛苦而艰难,使孩子的成长变得曲折而漫长。“第三间教室”的创立,力争弥补“家长教育资格”的缺失,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把“家长教育” 纳入政府行政部门日常的工作流程就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大事。

2.充实家校共育内容,提升协同育人效果

在“第三间教室”的活动中,结合新时代,新要求,除了常规内容以外,更为重视以下三方面教育: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重大节日和重要时间节点,会邀请家长和孩子共同参加形式多样的各类教育活动。扩大了思想道德教育活动的覆盖面,增强了思想道德体验活动的认知度,提升了道德实践活动的参与性。第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将传统美德、传统节日、民俗文化等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家校共育中,以此培养学生、家长和教师“善心,善言,善行”。第三,心理健康教育。依托我区“相约花开”心理健康教育专业联盟的优势,将“家校共育”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学校和家庭相互参与、沟通、配合、补充、促进。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家长研究、分析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分阶段、系统性地开展家长心理健康教育培训。通过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心理拓展训练,加强亲子沟通,增进亲子关系。

总之,“第三间教室”对于鼓楼教育而言是一个新的命题、一个新的开始,为鼓楼的家长们打开了家庭教育新世界,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搭建沟通的桥梁,还将进一步拓宽思路、大胆创新,使各项活动更加科学、规范、有效,同时辐射更多更广范围。真正做到“成就一个孩子,幸福一个家庭,造就一方和顺”。

 


您是 29116958 访问者

云服务支持:路特云媒体融合平台      技术支持:南京路特软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