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推荐 内容详情

无锡市惠山区:院士专家进校园作讲座

发布时间:2023-05-22 13:30:47 来源:教育关工委网站


5月18日下午,无锡市洛社初中集贤厅内一场精彩的科普讲座正在进行,江苏省科协首席科技传播专家东南大学任祖平教授为初二师生代表们做了“打好基础瞄前沿,科技创新谱新篇”的主题演讲。学校《关心下一代周报》先锋小记者陈家齐、王睿祺、贾思琪、孙艺恒、沈钰杰、吴雨芯、冯雅雯同学聆听了讲座,并现场采访了任教授。

教学处胡科芳副主任介绍了本次讲座的主讲人,任祖平教授现任东南大学校长助理、总务处处长,曾多次到基层学校举行科普讲座,本次讲座是2023年江苏省科协的“进校园”的系列活动之一。

  “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任教授在讲座中首先介绍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振兴科技的相关阐述。这也是本次科普讲座的宗旨。

当前中国在四大领域走在了世界的前列,首先是三峡水电站大坝装机容量达到2240万千瓦,2012年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水力发电站和清洁能源生产基地。其次,中国目前成为了世界范围内的“高铁第一大国”,超越日本、德国等国家。全球的高铁市场当中,我国独占了将近70%的份额,高铁出口规模位居世界第一;高铁运营安全世界领先。超级杂交水稻,2012年超级杂交稻第三期大面积亩产900公斤攻关的圆满实现。第三,2016年袁隆平科研团队双季稻科研攻关项目,华南双季超级稻年亩产达到1537.78公斤,项目实验获得成功,创造了水稻亩产量新的世界纪录。超级稻被世界成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第四,我国5G规模实现全球领先……

集贤厅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师生们为祖国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而由衷地自豪。任教授还向同学们介绍了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主要趋势,欧美发达国家的科技创新的主要成果,也就是智能制造的核心—数据驱动的数字化制造。

任教授说,在人工智能不断发展的今天,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早就过时,同学们要适应当今的世界,就要革新学习方法,在中学阶段开展科技创新。从观察和思考生活现象,到提出问题和课题,再到探索解决路径,开展实验求证,任教授结合制作多功能智能台灯的创新案例,指出中学科技创新有规律可循,有方法可依。

  从高大上的科技发展,到身边的高科技运用,任教授也摘下了手上佩戴的华为智能手环,讲起了其中的科学原理,他说,东南大学每天在大学校园行驶的无人驾驶的汽车以及智能设置的无人操作的快递投放车,都是大学生们的发明创造。任教授看着台下年轻的学子,动情地说,希望同学们现在努力学习,今后考入东南大学,为祖国的科技创新的未来作出贡献。

“任教授,您好!我是《关心下一代周报》先锋小记者陈家齐,”讲座结束以后,陈家齐同学代表先锋小记者采访了任祖平教授,“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听了任教授的科普讲座,我为祖国的科技最新发展而欢欣鼓舞,也为2035年的远景目标而感到责任重大。不过,当下,许多的初中生学业负担比较重,对于科技前沿的情况并不熟悉,更谈不上科技创新,您对此有何建议?”

  任教授回答说:“同学们不仅仅要勤奋学习,还有善于学习。首先要强化预习,提高听课的目的性,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其次还要创新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第三,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碎片化时间、休闲时间,走进科技馆、博物馆,在休闲的过程中去学习、去探索、去思考,成为有目的的自主学习者。”小记者和在场的师生听了连连点头。

 

微信图片_20230522111806.jpg


您是 32509109 访问者

云服务支持:路特云媒体融合平台      技术支持:南京路特软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