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县动态 内容详情

家校社汇集合力,创氛围协同育人

——常州市金坛区召开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建设工作推进会

发布时间:2023-06-14 16:36:05 来源:教育关工委网站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推进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建设,将“家校社共育”新教育理念贯彻落地。5月30日下午,金坛区关工委组织召开全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建设工作推进会暨东城街道“家庭教育研究院”揭牌仪式。常州市关工委常务副主任赵忠和,常州市教育局关工委常务副主任蔡月新,金坛区委常委、宣传部长朱霞,金坛区关工委主任陈锁龙、常务副主任刘东升,金坛区教育局关工委副主任、副吴芳局长等参加活动。

朱霞部长充分肯定了全区家校社协调育人现阶段取得的成果,对致力于家校社协同育人的社会各界表示感谢,并对全区家校社协调育人工作提出3点要求:一是思想认识提高,在“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上凝聚更大共识,在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上探索更好方式,在学校、家庭、社区和社会各方面汇集更大合力;二是各方联动再强化,构建执行有力的领导机制、共同参与的联动机制和有序投入的保障机制,实现育人阵地共建、育人环境共治、育人活动共办、育人成果共享;三是氛围营造再浓厚,要充分发挥主流媒体作用,积极借助各类传播平台,强化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大力营造全社会、各方面关心支持青少年教育的良好氛围。

  陈锁龙主任介绍了全区家校社协同育人的主要情况和特色品牌,对全区进一步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作了部署。他指出,一是要树立协同育人理念,帮助家庭、学校、社会领会协同育人内涵,逐步转换固有思维,构建协同育人格局;二是要统筹协同育人资源,发挥“五老”、劳动模范、道德模范、时代楷模等的积极作用,不断扩大育人队伍,发掘利用好地方特色优势,不断丰富育人资源,坚持品牌建设,不断丰富育人载体;三是要完善协同育人机制,健全工作网络、壮大工作团队、完善工作制度,围绕学生健康成长,定期进行情况通报和分析研判,真正形成“家校社”闭环管理,全力预防“花季悲剧”发生。

  常州市关工委常务副主任赵忠和对金坛区关工委主动牵头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给予高度认可和赞赏,并要求以省“五有五好”基层关工委建设巩固深化年活动为着力点,依托校外教育辅导站网络,充分发挥“五老”作用,积极探索关工委纵深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的突破口,让文化铸魂工程和劳动教育实践融入家校社协同育人体系之中,做到活动共推、资源共享、品牌共建,老少协同、优势互补、以点带面,推动形成金坛区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的新局面,为常州作出示范。

  常州市教育局关工委常务副主任蔡月新和金坛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朱霞为金坛区东城街道“家庭教育研究院”揭牌,东城街道办事处主任张阳、区融媒体中心副主任孙忠民为区“融媒小记者工作站”揭牌。东城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关工委主任朱丹向东城街道“家庭教育研究院”10位指导员颁发聘任书。东城街道关工委、华兴社区、东城实验小学、省级儿童“关爱之家”示范点代表、东城实验小学学生家长代表分别作交流发言。区妇联主席林燕还向东城街道“家庭教育研究院”、东城实验小学学生家长代表赠送《习近平走进百姓家》书籍。10位道德模范代表宣读《“家校社”协同育人倡议书》。

 金坛区教育系统家长总校已获省教育系统先进区荣誉,我区一直不懈努力。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是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抓手,金坛区将以此会议为新起点,继续深入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理念,努力构筑全面育人、全社会育人、全民育人的格局,打造具有金坛特色的家校社协同育人实践样板和工作品牌,推动新时代金坛教育高质量发展。

   


撰稿:周建立、张彦   审核:苏建华、徐锅洪

您是 31586226 访问者

云服务支持:路特云媒体融合平台      技术支持:南京路特软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