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工作交流 内容详情

银发助力关爱 关工协同育人

发布时间:2024-12-09 10:41:21 来源:教育关工委网站


在风景旖旎的云台山麓,有一座古色古香、文脉深厚的学校,它就是镇江市外国语学校西津渡校区。在环境优美的校园里,时常活跃着一支情系关工的老园丁队伍。他们积极参与市教育局发起的教育系统关工委“助力工程”行动,对西外学子热心关爱,默默奉献着自己的爱心与智慧。

学生社团的“编外老师”

每到星期三下午社团活动时间,西外校园里总能看到谢道娣、纵峰、张桂保等退休教师的身影,他们应学校邀请,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和辅导经验,参与到学生社团活动中,成为学生社团的“编外老师”,助力西外学子健康成长。

在花草社里,退休教师谢道娣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踏入校园的花草世界。谢老师教学生校园常见花草的基本栽培和养护知识,让他们感受到平时视而不见的花草竟然隐藏着如此多的好奇与奥秘。同学们都很喜欢春有迎春、夏有清荷、秋有桂菊、冬有蜡梅,与谢老师在一起赏花养草的快乐时光。

小标题1插照1.jpg

书法社教室里,退休教师纵峰老师正在认真地教学生书法。纵老师有着丰富的书法教学经验,他一笔一画地在黑板上书写范字,分析字形特点,让学生跟着临摹。同学们从纵老师的悉心指导中,感悟到中华传统文化特有的韵味,对纵老师的精湛书法功底赞叹不已,渐渐迷上了书法社团活动。

小标题1插照3.JPG

耄耋之年的张桂保老师有一手折纸的绝活,一张普通的纸片在他的手中眨眼间就变成一只栩栩如生的动物。课堂上,张老师耐心讲解折纸的基本技巧,同学们目不转睛地看着,聚精会神地听讲,手指不停地翻动着纸张,一步一步跟着老师学。当同学们很快完成自己的作品时,脸上无不露出喜悦之色。他们觉得亲身体验“指尖上的艺术”很有意义,既能锻炼手眼协调能力,又能培养细心和坚持的品质。

 

家长学的“银发课堂”

为助力校家社协同,发挥老同志的资源优势与经验优势,10月12日,西外举行七年级家长学校活动,引人注目的是站在讲台上授课的不是在职教师,而是满头银发的退休教师。他们的“银发课堂”结合自身丰富的教育经历,给家长们带来深刻的启示,也给家校共育提供了有力支撑。

课堂上,几位退休教师准备充分,侃侃而谈。常艳秋老师结合曾经遇到的教育案例,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当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具体的建议,赢得了家长和学生热烈的掌声。她认为,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够为孩子的一生奠定坚实的基础。她表示,能在有生之年重返讲台,为促进家庭教育助力,非常激动与开心。

小标题2插照1.png

张桂保老师用身边的事例向家长坦言: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作用不可替代。他说:“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家长的鼓励和陪伴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仅仅是时间上的付出,更是心灵上的交流与支持。”

赵俊伟老师在讲课中突出与家长的互动交流。家长们纷纷提出自己在家庭教育中遇到的困惑,如孩子学习动力不足、沉迷电子产品、亲子沟通不畅等。赵老师耐心地一一解答,并分享了自己的家教经验。七(1)一名学生家长感慨地说:“赵老师曾是我的班主任,以前他教授我知识,现在他教我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家长。听了他的讲课,我深受启发。以前总觉得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情,现在才明白家庭教育同样重要。”

 小标题2插照3.png


                  青年教师的“导师顾问”

为了助力全员导师制,学校关工委急党政所急,积极动员有能力的老教师与青年教师开展“老少结对”活动,服务导师成长。目前共有5对老师结对成功,分别是黄明秋结对蔡蒙,杨向珍结对章竹云,陈淑媛结对唐慧琴,张永康结对孙嘉慧,谢道娣结对孟羽菲。

11月5日,学校邀请黄明秋、唐大津、丁莉和吴昌均等8位老教师,一同走进课堂听课。退休教师们认真倾听青年教师讲课,特别关注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和反应。课后,退休教师及时与青年教师交流。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基础上,诚恳地指出课堂存在的不足,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教学水平。

小标题3插照1.png

入职才两个月的蔡蒙表示,老校长的点评提供了非常宝贵的意见,后续教学中她会认真考虑“导师顾问”提出的建议与意见。课堂上要增加与学生的互动交流,结合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对学生的发言及时给予正面的反馈,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还要注意适时变换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课堂的活力。

唐大津老师听了蔡蒙和章竹云老师的课,肯定两位青年教师的课堂坚持以生为本,语言亲切,教态自然,情景导入引人入胜,让学生能带着愉悦的心情学习。

评课时,老教师们还向青年教师了解导师制的实施情况,探讨了班主任工作,对青年教师的成长给予厚望。学校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黄明秋老校长向青年教师提出要求:“要保持终身学习的态度,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要多读书、多思考、多交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小标题3插照3.jpg

润心”行动的知心奶奶

在西外,有一群参与“润心”行动的成长导师——退休教师中的关工骨干。他们退休不退教,依然心系学生,宛如熠熠生辉的灯塔照亮学生前行的道路。每年年底,他们踊跃向学校小“荷”包基金捐款,用于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2024年初,小“荷”包基金为所有申请困难补助的学生充值饭卡,共计9800元。不仅如此,他们着力开展发展型育人行动,重点针对面临身心发展、学业修习、素养提升、入学就业等困境的学生,提供更加精准有效的服务,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小标题4插照1.jpg

退休教师杨向珍了解到××同学升入八年级后,因为学业压力和体能测试训练,逐渐丧失自信心,主动和潘同学结对,成为潘同学的“知心奶奶”。当了解到潘同学在近期几次考试中成绩大幅下滑,面对父母的责备和内心的压力,她几乎喘不过气来时,杨老师找时间与潘同学谈话谈心。杨老师向潘同学分享了自己年轻时在教学中遇挫的故事,并以此勉励潘同学:“每一次的失败都是成长的契机,就像花朵需要经历风雨才能绽放得更美丽。”在杨老师的鼓励下,潘同学重新振作起来,制定了合理的学习计划,成绩也逐渐有了起色。事后,潘同学告诉班主任,杨老师就像一位“知心奶奶”关心、陪伴、开解她,帮助她打开心结,重新找回了自信和勇气。她觉得自己很幸运,非常感激杨老师“润物无声”的行动。

小标题4插照2.JPG

本学期,退休教师陈忠平得知九年级辛××同学开学后一直没到校上课,感到十分着急。当得知班主任老师也联系不上辛同学时,陈老师主动帮助班主任劝返辛同学。因为辛同学所登记的家庭住址找不着人,家长又极不配合,陈老师很难与辛同学取得联系。这时,陈老师想到请社区帮忙,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终于确定了辛同学现在的家庭住址。之后,陈老师一直不厌其烦地和辛同学爸爸联系,表达了老师想要入户家访的愿望和希望孩子回学校上课的期待。辛同学的班主任表示,虽然辛同学现在尚未返回学校,但是陈老师仍然坚持和家长联系,没有放弃一丝劝返的机会,他的所作所为也算是为“润心”行动尽心尽力吧。

 

合力育人的银发力量

说到合力育人,学校关工委和“五老”的作用功不可没。关工委老同志发挥自身优势,有针对性地助力德育部门开展红色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社会研学活动等,实现了关工委工作与学校德育的无缝对接,促进了学校德育的提质增效。

学校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黄明秋老校长负责关工委工作以来,不仅能积极动员和组织老同志参加“助力工程”,还能以身作则,主动作为,助力学生成长成才。在“新时代好少年”主题读书活动中,黄明秋老校长协助德育处组织开展系列活动,赛前向同学们讲授演讲比赛的技巧,比赛时还邀请李晓萍、陈丽霞和陈忠平老师一同担任演讲比赛的评委工作。校内选拔结束后,黄明秋老校长又认真指导参赛选手积极备赛,他逐字逐句地指导学生,细致入微、不厌其烦。在黄明秋老校长悉心指导下,参赛选手进步显著,去年季滢获得市属学校演讲展示活动初中组第一名的好成绩。

学校关工委还助力团委对团员学生开展主题宣讲教育。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关工骨干、老党员张桂保老师为团员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主题团课。张桂保围绕中国共青团的百年团史、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和精神内涵、新时期下如何弘扬和践行“五四”精神等内容,回顾了五四运动的时代背景及过程,阐述了五四精神“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核心要义,引导团员学生以史为鉴,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

小标题5插照2.jpg

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让非遗文化在学生心中传承,黄明秋老校长主动与西津渡社区联系,为学生提供非遗文化体验课程。同学们在退休教师汤敏、赵俊伟、陈忠平、程莉、郑荷玉、谢道娣和陈丽霞的陪伴下,在社区先后参与了制作漆扇、面塑、中国结等课程,还有11名同学在社区学习为期8节课的锔瓷课程,同学们在探索古老锔瓷技艺的奥秘中,努力成为工匠精神的传承者。黄明秋老校长、李晓萍老师还亲自带领学生参加点茶课程,向同学们介绍点茶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七(5)班同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感觉自己仿佛穿越了时空,在课堂上领略到了古人的风雅,感谢老师为我们开启了一扇了解传统文化的窗口。”

关爱无止境,助力暖人心。镇西津渡校区的老园丁们将一如既往地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为西外师生健康成长和学校跨越发展谱写新的篇章!

(镇江市教育关工委  徐润福)

 

 

 

 



您是 31453102 访问者

云服务支持:路特云媒体融合平台      技术支持:南京路特软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