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江宁区教育系统关工委组织开展劳动实践教育活动
发布时间:2025-04-25 08:59:30 来源:教育关工委网站
为深入贯彻《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精神,将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相融合,实现全学科育人,促进学生素养的整体提升,南京市江宁区教育系统关工委精心构建劳动育人体系,匠心培育新时代好少年。
一、系统谋划,构建劳动教育新机制
江宁区教育系统关工委联合教育局成立专项领导小组,制定《江宁区中小学劳动实践教育活动方案》,建立“校际联盟+基地共建+家校协同”实施模式。活动前三个月即启动“三阶培训”:组织专题研讨深化理念认知,开展教师劳动教育课程设计工作坊,邀请非遗传承人等实践导师入校指导。遴选现代农业示范园、非遗工坊等实践基地,编制《江宁传统工艺体验手册》。
二、特色实施,打造实践育人新样态
各校关工委结合校情学情,创新开展四大主题实践:
文化传承篇
上峰中心小学关工委开展了以“寻迹·传统手工艺”为主题的劳育实践活动。学生们通过体验古法印染、石磨豆浆和榫卯木艺,在动手实践中感受劳动智慧,培养工匠精神。
生活技能篇
翠屏山小学关工委开展了“爱心烘焙,‘焙’感温暖”活动。在专业烘焙师的指导下,学生们一步步完成面团的制作、发酵、成型和烘烤等步骤。在操作过程中,大家不仅掌握了烘焙技能,还体会到团队协作和分工合作的重要性。
农耕体验篇
铜山中心小学的学生们在关工委老师的组织下,手握小锄、小铲、水壶,化身为稚嫩的“田园小主人”,投身于春耕的浪潮之中。学生们明确分工,或挖坑,或播种,或培土,或浇水,呈现出一幅生动的农耕画卷。通过亲身实践,大家不仅掌握了种植技巧,也深刻领悟了劳动的价值与喜悦。
竞技激励篇
湖熟中心小学关工委举行了“金陵娃,一起劳动吧!”学生劳动技能竞赛。竞赛设置了“巧手剥毛豆”“快手编手链”等十余个趣味项目,巧妙地将日常劳动融入竞技之中,实现了“以赛促练”的教育目标。学生们不仅学到了实用的劳动技能,更深刻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与快乐。
三、多维护航,构建长效育人机制
为夯实劳动实践教育根基,江宁区教育系统关工委构建“四位一体”保障体系,确保活动安全有序、成效可溯。一是建立“专职教师+志愿家长+非遗传承人+农技专家”多元导师库,助力导师能力提升。二是创新开发“劳动安全教育工具包”,涵盖风险分级手册、应急处理视频课程和实景模拟系统,建立“校医+导师”双值守制度,确保实践活动全程医护保障;三是推行“电子+纸质”双档并行的成长记录系统,运用信息化平台实现过程性数据采集,定期生成个性化分析报告,建立"师生互评+家校共评"多维反馈机制;四是组建专项督导组,实行飞行检查,从课程设计、实施过程、成果评价三个维度进行质量监测。
劳动淬炼成长,实践创造幸福。江宁区教育系统关工委将深入推进劳动教育与实践,助力学生在实践中锤炼品格,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好少年!
(南京市江宁区教育关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