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县动态 内容详情

南京市江宁区教育系统关工委积极开展品牌建设活动

发布时间:2025-03-07 20:31:03 来源:教育关工委网站


为进一步推动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深入开展,提升学校育人水平,近日,江宁区教育系统关工委在各学校积极开展品牌建设活动。此次活动旨在整合资源,发挥“五老”优势,打造具有特色的育人品牌,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环境。在活动推进的过程中,各学校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充分挖掘潜力,积极探索适合本校的品牌建设方向。

图片1.png

禄口中心小学关工委开展“余晖育苗”品牌创建。在常务副主任张志军同志的带领下,退休老教师们积极投身学生社团活动,为校园文化添砖加瓦,成了一道亮丽风景。学校现已成功创建“老少诗教学堂”及“梦之航”两个关工委工作平台。老教师们发挥自身特长,长期为学校社团活动提供指导和服务工作。

“老少诗教学堂”活动平台中,张志军老师鼓励孩子们在生活中多观察、勤记录。他还对孩子们的作品进行修改与点评,每学期还会将孩子们的作品整理成册,与孩子们一同“为爱写诗”。

图片2.png

“梦之航”活动平台中,张诒平老师发挥自己的特长,带领孩子们探索海洋模型的奥秘。从船模结构讲解到实际组装,张老师全程陪伴。当一艘艘亲手制作的海模在水面上飞驰,孩子们欢呼雀跃,张老师的脸上也洋溢着欣慰的笑容。

图片3.png

东山小学的“友善共育学堂”,曾受全国部分省市关工委和退教协领导高度赞扬,在区教育关工委特色工作平台中排第一位。近几年来,学校依托这一特色平台,组织家长、五老人员和教师一道参与关工委工作,在系列活动中取得丰硕成果。学校关工委坚持立德树人,开展主题教育。组织讲师团讲解革命斗争史、新中国建设史和英雄模范事迹,共计30多场次,在学生心中根植红色基因。

龙都小学关工委以“鼓乐传承”为核心,打造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将非遗保护与青少年素质教育深度融合,形成“以鼓育人、以鼓健体、以鼓激趣”的教育模式,成为区域关工委工作的典范。项目团队由校关工委常务主任张勇统筹,非遗传承人谈永新、退休教师徐桂英、李春香等担任核心指导,形成“在职教师+退休教师+非遗传承人”的多元师资队伍。

团队通过制定《鼓乐传承实施方案》,明确三年发展规划,将鼓乐艺术融入课程体系,覆盖全校学生,确保传统文化代代相传。 

图片6.png

图片7.png

熟中心小学关工委坚持党建引领,围绕“红色铸魂”,构筑合力育人平台。通过老少互动、校班联动,学校形成党政、关工、德育同频共振,齐抓共管的全方位育人格局;创新红色教育方式,将红色元素巧妙融入学科教学、主题宣讲、开学第一课、老少同台演讲等活动中,借助线上资源,让红色文化“活起来”;持续做好“银发助学”工作,与贫困学生结对帮扶,配合德育处开展清捡垃圾、爱心募捐、义卖等公益活动。此外,学校“五老”人员还从学校延伸到社区,讲红色故事,指导读红色经典、开展红色实践活动,加强校家社联动,推进家风建设,传承传统文化,传递红色基因,新时代少年红色之魂。

铜山中心小学关工委的“呵护春”品牌创建工作,旨在整合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力量,围绕小学生的品德培养、学业提升、身心健康等核心需求,打造具有独特性、影响力和持续性的关爱教育体系,为学生成长提供全方位支持,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关工委同志与留守儿童建立结对关系,成立“生活导师”团队,对留守儿童做到“五指”关爱行动。一指是学习帮助,二指是生活关爱,三指是亲情陪伴,四指是实践指导。五指是心理疏导。“五指”紧扣,让留守儿童在“五指”的保护下健康成长。


江宁区教育系统关工委还积极搭建品牌工作交流平台,组织学校之间相互学习、借鉴经验。通过举办经验交流会、现场观摩等活动,促进各学校品牌建设工作的共同提升。

江宁区教育系统关工委品牌建设活动得到了学校、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认可和支持。江宁区教育系统关工委王世金表示,将持续关注各学校品牌建设活动的进展情况,不断总结经验,加大支持力度,推动品牌建设活动取得更大成效。未来,希望通过关工委的品牌建设,形成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育人品牌,为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让更多的学生在品牌活动中受益,茁壮成长。

(南京市江宁区教育关工委)



您是 31559146 访问者

云服务支持:路特云媒体融合平台      技术支持:南京路特软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