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引航沃野行 薪火相传助振兴
发布时间:2025-09-11 16:54:35 来源:教育关工委网站
近日,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人文教育学院关工委联合团总支,精心组织并指导“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深入乡村一线。在关工委的倾情引领下,青年学子们躬身实践,用脚步丈量田野,用实干书写担当。在这场与乡土中国的深度对话中,老同志们化身“引路人”和“赋能者”,指引青年学子解码红色村庄、感悟农耕文明、服务乡村发展,让青春之光在振兴沃土上闪耀。
红脉润村,铸魂振兴
在盐城市大丰区白驹镇狮子口村,“思源”青春寻访实践团的调研工作得到了关工委老同志们的悉心指导。老同志们凭借深厚的党史知识和地方文化底蕴,带领队员们参观白驹狮子口会师纪念地,深入解读红色文化品牌的打造历程和时代价值,为学生们剖析红色资源如何转化为发展动能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视角和实践经验。实践团聚焦民生关切,走访村民100余人次。调研发现,狮子口村借力“江苏省玩具出口基地”优势,通过“万企联万村”行动构建产业链,带动超千名村民家门口就业。长者食堂、会师大舞台等民生工程,更彰显基层党组织“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调研中,实践团立足红色资源禀赋,系统构建起“文化引领-产业驱动-民生保障”三位一体的乡村振兴实践经验,为乡村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路径与青年智慧。
躬耕沃野,体悟振兴
“文心书院小青柚实践团”深入田间地头,开启了一场“乡土实践课”。在阜宁县沟墩镇郑飞村和建湖县东刘村,关工委特别邀请了具有丰富农耕经验的老教师随队指导。他们手把手教队员们辨识作物、讲解农时农事,传授传统的耕作技艺。在老同志的陪伴与教导下,青年学子们真正体会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艰辛与喜悦,对脚下这片土地的热爱和对农民的理解更加深厚。这种沉浸式的实践引导,不仅传承了农耕文明,更在青年心中深深植入了服务乡村、振兴乡村的使命种子。
智创惠农,赋能振兴
实践团在东台市三仓镇官苴村的各项服务,背后是关工委老同志们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和专业余热的结果。针对“一老一小”帮扶,关工委的老同志们利用自身人脉和经验,精准对接乡村需求,指导实践团制定服务方案,用温情抚慰老人和孩子的心灵。在官苴村助农直播间,关工委积极联系资源,邀请电商人员为队员们进行培训指导,确保助农活动取得实效。队员们通过电商平台推广麻虾酱等特色农产品,借助网络让乡村好物走出田间地头。正是在关工委老同志们的悉心指导、资源对接和经验传授下,青年学子们精准地将专业服务与乡村需求有效结合。
初心映照银发,使命点燃青春。 盐城幼专人文教育学院关工委的老同志们,以拳拳之心和丰富经验,为青年学子投身乡村振兴实践点亮了前行的灯塔,搭建了成长的阶梯。他们既是青年实践的坚强后盾,也是精神传承的宝贵财富。在“五老”精神的引领下,青年学子们必将以更坚定的信念、更扎实的行动,在广袤乡村继续书写“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华章,让银发智慧与青春力量共同汇聚成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伟力!
(优秀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关工委)